吴元轼:时尚连锁企业的一体化企业战略
图为润百首席运营官吴元轼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用30分钟在这里跟大家讨论时尚连锁企业的一体化企业战略。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一体化体系。大家看到这个主题,也知道刚刚的黄教授一直在讲中国的零售要怎么走,2010年要怎么改。我们从这些问题上也生出一个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是应用中国目前最大的产销问题而产生的,这个我们称之为一体化的战略体系。在进入主题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润百。润百科技是八年前在上海成立的一家公司,我们是从海外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大量的海外客户,这些客户带给我们多年来的品牌运营的一些概念,我们把它带到中国来。而我们在中国深耕了八年,在这八年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的零售业,从一开始的制造业为主,到慢慢的以外商为主,现在慢慢中国的品牌开始抬头,有很多的中国品牌已经开始懂得运营品牌,以及建立商标。在这个建立的过程中,我们与他们分享最新的发展。现在很多企业在想怎么改变,才能让我们的利润最大化,让我们不再成为一个制造工厂。
现在进入我们演讲的主题,就是一体化模式。
从传统模式走相一体化模式的概念是什么。很重要的一点是门店变成通路。今天我们大家一直在讨论什么是通路,其实通路就是一个品牌的唯一收入来源。我们一个品牌,不管开到1千家店,500家店,我们唯一的收支是来自门店。附加价值增加了以后,我们如何让供应商、生产商参与到这个理念,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一体化模式。我们把生产商变成供货商的概念很简单,以前都是找到代理商,我再跟工厂下单,然后我再生产。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必须要预测很准,而且我要了解客户想买什么。这也就是最大的成本。如何把这种劣势变为优势,我们一体化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中国现在很多品牌商并不是纯的品牌商,是从生产、制造、待工,我生产制造每件衣服只卖5块钱,到后来每件衣服有500块。所以,每一个制造商到最后都发展成品牌商。可是品牌这个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成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经常在中国可以发现产销供一体,这就造成黄教授所说的,分不清楚,我没有办法分清内销、外销。因为生产商计较的是每一毛钱的成本,可是品牌商不在乎这个,我花1千万打一个广告,这都是品牌运营的成本。我们如何让供应商参与我们的高获利率。目前在中国有很多的品牌商已经开始走向这一方针,基本上就是我让我的供货商不再照我的单下,而按我的生产来造,一件衣服你要给我多少钱,你要用多好的材料,我提供给你的是我的营业额的百分比。这让供应商从原来赚10块钱到现在赚50块,100块。这基本上就是库存。一旦把库存的压力推掉,马上可以发现品牌商唯一的成本没有了,现在品牌商要抓住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拓展和经营他的品牌。所以,我们发现这种拓展是非常快的,可是在拓展的同时,不用担心压力,真正做到零库存。在这种环节,我们就感受到如果由生产商完全决定,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有一个主题,我们有一个单季的格调,这就是企业设计的概念。品牌商定好这一季度做什么主题,我们怎么设计领口、袖口,而设计商提供不出设计。在整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一旦让供应商、生产商直接进驻到我们的门店,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时时反馈的机制,让供应商看到他生产的衣服在我们门店销售的情况,甚至让他们事先想好我要怎么不间断供货,这是我们等会儿要讲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体化的一定义有分三层:运营层面一体化,我们将制造商、品牌商、门店通路共享,达到共赢的目的。其实在中国,百货公司就已经做到。他只是一个吸引人潮的地方,我提供我的品牌,而我帮你把人潮吸引进来,里面放的货是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这个概念可以拓展到单一品牌在全中国的店,让所有的供应商自己把货放进来,由这个货让我们享受零售的高获利率。通过系统自动化,提供大部分的决策数据给整个体系,让每一个用户走进你的门店,每一次走进来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因为中国是以制造起家的,制造通常是3到5个月。通常我们会发现一家门店有新品,再就是7折,5折,但是看起来都是同样的商品,这对客户来讲,没有办法造成新鲜感。而他们是每一星期都让你看到新品,不间断上市,这与传统订单是不一样的,传统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为我没有办法知道两个月后,大家会喜欢什么东西。我之前推出的一万件服饰是尖领的,但是发现市场是喜欢圆领的。而我们现在很多客户都往这个方向发展。库存一体和利益共享,让生产商参与零售的获利。
中国制造永远被理解为品质差。为什么会品质差?因为我们买货的时候,大家总是有一个概念,我可以找到更便宜的,他一定会想办法压缩他的成本,降低他的质量。我们知道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缺工潮。今天我们很多的客户,商品很难准时上架,因为做钮扣、衣架的工厂都没有工人,没有工人就没有办法开工,机器没有办法操作,这个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会导致成本提高。在我们没有办法升高我们的采购单的金额,生产上只有降低。所以,中国到最后我们的品牌是越做越差,越做越没有跟国外品牌相比。这一点是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好的商业模式。第二,咨询层面一体化,大部分的生产都一下10万件,你下越多越好,我的货给了你,你卖不卖得掉是你的事。但是必须要生产商自己去消化。所以,接到订单的时候,我的货能不能卖得掉,让我的商品更多的跟上潮流,更快进入到门店。通过系统自动化,我们要提供大部分的决策数据,就是今天我们通过社会的自动化,自动取补货,自动做决策者的预测,我们希望用人为的方式去做。像以前一般的都是由采购员下单,他说今天要100万件就要100万件,也没有强烈的依据,如何让这100万件在不同的区域消耗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提出了三个零售快速反映链:研发反映链、营销反映链、库存反映链。
第一,研发反映链。研发就是品牌的根本,尤其在中国做品牌,大家都希望国外逛一圈,然后照样做。可是这个东西怎么能让自己的研发跟供应商连接呢?这就是研发反映链。这个要讲到系统,因为大家也说想做到这一点,跟我们的供应商零时间的交流,随时知道货怎么卖,但是没有市场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润百是做研发设计模块,跟供应商互动,任何一个样本都是经过供应商多次的修改,以及我们设计部门的意见,去合理研发出来,调整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商品。
第二,营销反映链,最重要的是让库存时时知道。因为很多都是我门店每次晚上上传一次,信息是昨天的。可是在中国其实是好几天前的,要做到时时化是很重要,因为我们刚刚讲到的无间断上市是每15天就必须要有一新品的上市。如何让这些商品能够很快让所有的参与者都了解我商品的特色,什么东西卖不好。如果在北部卖不好的东西,在南部卖得好,让他15天消失在北部,出现在南方。我们热卖试销的供应链,这个库存并不是人力可以做到,我们有一些案例,像耐克,他们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库存平衡,把每款商品,跟每家门店列在一起,让上周连续两周的销售,还可以支撑多少周,你可以在10、20家做到,当有1千家的时候,你就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一个小时帮你做好。
这是我们提出来的信息一体化的体系,目前在中国只有润百可以从A到Z,就是信息一体化,总部到岗位职责,到供应商的研发设计流程,一直到门店销售,到后台的分析整个一体化全部包含。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远程寻店系统,因为门店是最重要的。
我们看看在一体化运营的状况下,我们可以做到什么。
第一,商品的寿命不会超过40天。现在一般一件商品的寿命是一季度,我们很快帮你在40天内商品就周转,我们提倡的理念很简单,这周卖不掉没有关系,下周一定卖掉,下周卖不掉下下周一定卖掉。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掌握所有的店面信息。以前,我们都是找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然后把货铺下去,不管货怎么卖。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苏醒,如果我不知道你怎么卖,我不会给足够的量。所以,他们要求代理商把数据上传。但是代理商不愿意做,他不愿意你干涉他;所以,我们新的体系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这不是一个系统,其实是一个营运的方式,以及一个商业的模式。这个商业的模式最重要的是达到零库存。因为不管门店开多少,只要有库存,我们就有成本。
我很快介绍一下所有的九大系统,这九大系统可以看到是从人力资源到行政管理,到企业做研发,到战略决策决策全部包含在里面。最重要的几个系统,比如说ERP,这是中国慢慢要研究的方向。可是,当你看到在做全球的VIP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让很多客户都很想进他们的店。他要吸引他们进来,一般中国只是做很简单的积分、累计、折扣,这些不能吸引客户成为你的忠诚客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润百是专门针对TRM的。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系统的细节就不再讲,只讲一般的企业如何规划。可以看到我们规划成大的是五大块,第一是中断制衡,第二是中部运行,第三是业务分析,第四是智能分析,最后是VIP系统。这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战略层面,所有的系统是分开的。职能分析,我相信润百在业界也是非常有名的。所谓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是做全球智能的商业咨询。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联商网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