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营造有利于中小零售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
来源:
2007-08-19 19:49

图为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原司长 张经
会议给我出的题目是营造有利于中小零售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因为是社会环境,所以跟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略有区别,但又有联系。我的主题词是:第一中小企业,第二个是生产发展,第三是社会体制。
讲四个看法和一个药方。
第一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存在一定甚至是严重的不足。第一个表现:中小企业进入行业市场的条件有自身的不足,有发展环境的不足,包括技术标准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国际市场的挤压。我们现在经过研究发现,中国的技术标准为我们的企业造成很大难度的两点:
1标龄太长。我们对解放以来500多项指标的标龄最长的是50年,最短的已经超过了5年。国外的技术标准一经发布,3-5个月必须复审,3-5年必须修改,否则赶不上市场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需求。
2中国的技术标准目前至今依然全部被行政机关所控制,这是错误的。国外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只有少量的国家标准,大量的行业协会标准。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的制定长期被机关控制,因此使我们的标准受到国外标准挤压的时候,处境窘迫。比方基层的一些企业经常跟我们反映基层的工商和技术人员出现过这样的案例。用陈旧的国家标准到企业去查处企业家由于采用了先进水平和世界潮流的标准被处罚。比如知识产权问题普遍不具备,有的老百姓也知道这是产权,商标的专利。中国这么多企业,平均10家企业1个商标,深圳8-9家企业一件商标。有的零售商企业家跟我们说,我们仅是零售商,我们没有产品,无所谓商品商标。我问:你的服务商标有没有,你的证明商标有没有?深圳这么大的一个先进的开放城市有没有自己的地理标志?专利问题也是这样的。全部国有大中型企业捆绑起来的专利授权量只相当于IBM公司一家的专利数量,只相当于日本佳能分公司注册的专利授权量。所以特别是中小零售企业也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有的同志说知识产权太神秘,实际上中小零售企业也有。宾馆大家住,经常发现有一块肥皂,它是用塑料包着,不用刀打不开,为什么不能像罐头一样加个舌头,这个舌头就是专利产权。据国家专利总局统计,每年在国家注册的专利87%是外国公司来华注册,百分之十几是中国的注册。87%的外国专利和在华专利中是中国首先发明的,只是被老板认为员工聪明而已,无非动脑筋而已,无非是新招而已,这个招就是知识产权。日本前年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中国最主要的是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零售商业中,有形市场在市场的支持下跑马圈地,造成空市场和闲置市场建成的摊位逐年增加积累。无形市场的理解浅尝辄止。有的人认为零售商市场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标志和前提,造成包括大卖场的数量已经远远与我国目前社会的消费能力脱节。
第二,进入国内市场受到国有垄断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挤压。想提意见,国有垄断企业不提供原料。国务院36条关于支持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文件,基本落实很差。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不知道怎么具有比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中小企业高得多的天然的信任度。我们的中小企业老板在采集了第一桶金之后,很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贡献,追在省长、市长后面几年批不下来一块地,要研究。我们的外国朋友来了,吃了几顿饭,马上批准了一块黄金地段。将近200多个WTO成员国,只允许一家开在中心地带。
因此,我们在有些地方政府的无意识或自觉的怂恿之下,我们将自己国内市场的重大商机主要让给了外资和跨国公司。不像国外一些政府地区将最大的商机是留给了自己的企业。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倾斜性。上端市场与下端市场,上游市场与下游市场,销售市场与制造市场不平等,经济、法律地位不平等。当然,企业兼并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很多企业在兼并重组被收购的时候,被要求对花费巨大成本和时间财力建设起来的国内销售网拱手白白出让,不加任何成本,这是最可怕的。外资正好看好了这一点由于有形市场建设的无序,以及外国零售商市场对中国市场的挤压,出现了怪现象。比如据统计,家乐福市场数量占市场的7%,利润额是全球的25%,严重失衡。第三,进入国际市场受到国际同行和行业组织的抵抗。在这一点上很多例子,就不再讲了。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外国企业、外国商人、外国商品、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容易,中国资本、中国市场、中国商人走出中国国境这么难!
最近,一股世界性的抵制中国、诋毁中国产品,主要是一些零售商的产品浪潮风靡半个地球。其他问题不谈。中国人为世界这么一个历史时期以来享用初级低档产品,破坏了自己的生态,污染了自己的环境。我们的产品,包括供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产品,价值中没有将这一部分损失计入成本。这是国际市场、国际社会应当作出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享乐而做出巨大奉献的中国作出的一个巨额的赔偿!
第二个问题,中小企业尚无法抗衡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良性的建设。1.我们有一些传统弊病。比方:单打独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愿意一枝独秀,不愿意百花齐放。我们现在是分兵把手,对同等项目的同质化研究浪费资源的现象很严重了。对于社会化的东西,存在疑虑。比如我已经听到过很多的行业协会反映,中国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国际社会上遭到反倾销调查诉讼。我们希望他勇敢的挺身而出应诉,第一次去未果,第二次疑惑,第三次问你们行业律师是不是想挣点钱才打反倾销的官司?因此团结和联合确实是克服传统弊病的一个课题。刚才宋教授也讲到了创新的问题。日本就是在50年代家用电器行业的巨头们捐弃前嫌,拿出脑力、物力组成了产权联盟,到了60年代以半导体为代表的产品走向世界。60年代几个汽车生产巨头又仿造这个例子捐弃前嫌走到一起,通过一纸严密的合同,组成了汽车,特别是家用小轿车的产权联盟。为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家用轿车走向世界奠定了一个基础。
2.对于中小企业有一个误导。刚才非常高兴宋教授也讲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主要的。我们常常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叫做中国企业要做强做大。这句话有误导成分,为什么?刚才姜明会长讲企业的规模我们比不了。王府井百货公司的模范张先生,王府井百货公司12年的总营业额只相当于沃尔玛的1%。刚才说到了经济效益,我们是以经营额为主。每年评定的500强很牛,但是中国500强捆绑起来的总利润不及美国汽车行业的三个龙头,通用等。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官,中国以旅游业为代表做出了转机。中国4千多个中级以上,一年7千多亿人民币的旅游,工业的金额不及曼哈顿的十家旅游业的经营业的综合。使中国企业不走上一个盲目拼资本、拼规模的禁地。这就要在质量下功夫,在综合竞争力上,特别对我们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我们自己的服务态度、服务精神和服务价值上下功夫。3.我们的体制环境不能保护中小企业家做稳做长。这里有一些是需要做的,比如:我们现在是鼓励企业单打独拼,对联合的问题,像中国商业联合会搭建平台为众多企业提供社会化的服务。总之,弱了一些。比如:昨天的大会领导宣布,这个会首先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用得着嘛!市场行为为什么要行政机关批准!
第三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中小企业埋头苦干的多。因此,有很多社会上的事情,国际上的事情,对我们发生危害的事情了解不多。今年8月份以前欧盟连续发了三个指令,用能、报废等问题。在这个问题之后,必须通过欧盟的报废、用能和有害标准的测定。直接将影响中国的中小企业出口500亿。很多今天在座的人的产品可能都要受到这个限制。人家先跟我们打了招呼,我们不要说外国鬼子总欺负我们。打了招呼,由于信息不对称,由于只埋头拉车,所以不了解这种情况。等到事情发作的时候再来医治,晚了。
我国设有中小企业海外发展支持专项资金,我们的出口企业,特别中小企业,包括零售商们,你们申请过专项资金没有?不要光有自己的资金,要学会用鸡下蛋。
第四我们的企业对WTO有误解。WTO增加了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的产值非常大。美国在WTO以后,每年减少生产量500亿美金,可是他在服务贸易上做的价值增加了900亿。世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服务业生产增值,纺织业一点点。我国在部分领导同志的误导下,骄傲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这给中小企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指导。特别是中小企业,有的地方政府对WTO开放变成了放开。当中小企业有困难的时候,他说是市场竞争。因此在入市之后,巴拿马、巴拉圭轻信放开,很多的零售企业全军覆没。这些问题在我国已经呈现出开端。1.行政仍然是市场经济的主导。有人说,张司长,你说的没错,我们不是经济主导型经济,我们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我们应该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市场主导型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我们行政机关的观念还没有改进。最近我听到中央的负责同志亲口讲:行政是老子,企业是儿子,行业是孙子。2.工作理念只能应付形势发展。我们经常看到报纸,对行政工作懒制,定的工作经不起考验,或者垂帘听政。利益化的问题也很严重,行政决策和规划互相矛盾,立法体制协调不足。比如和市场经济有关的立法政策始终大部分在保密状态下进行,不知道为何。但是,出现了最后的文件相当一批是反映了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跨国公司的利益,不反映中国中小企业的立场和利益,特别是《行政许可法》出台之后,一些法律法规的通病。3.对行政职能的转变一直存在抵制情绪。很多行政机关与市场、与企业、与行业组织抢饭吃。行政的改革目前已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否健康、正常、正当、全面发展的关键。我们的行政体制需要尽快建立,自我反省的机制太弱。
4.目前的社会体制有重大缺陷。大家知道今天的大会是以中国商业联合会等组织筹办的。行业组织这些社会市场主体的成员在各个社会生活中、法律生活中体现不足。第一缺少对非政治制度、非政府组织的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标题是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意见。为什么要完善?因为不完善。政府所代表的政治制度和企业代表的企业制度是外来的制度非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我们的行业组织是重要成员,应该跟政府和行政平起平坐,根据党中央所说的我们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是党委领导,公众参与。我们根据立法深深的感受到,深圳市的政府位置摆得比较好。用错误和管行政的思维方法管协会。
2001年以来我们高兴的是,所有的法律法规都写上了行业协会的经济发展。现在是行业主管机关你们现在有对行业组织的管理能力吗!
第二由于缺少对行业组织的控制,中国对保护第二道关问题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为WTO仅是中央对WTO理事会理事长的承诺。不是中国企业,中国行业对WTO理事长的承诺。我们完全从另一个角度建立一个保护关,特别是建立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墙。是开放,不是放开。中央政府的承诺,不等于企业的承诺。这是对WTO重新理解,建立中国市场保护关的一个基本的依据。
第三21世纪国际学术界已经定名为国际社团时代。在各国,尤其市场经济发展深入的国家,政府和行政的位置身影越模糊,基本退到后面,充当看不见的手。我们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和部分国家行政指导机关、中央机关,已经将看不见的手变为闲不住的手,在台前代替企业操刀。比如:纺织品配额各国都是行业协会分配,我们谁分配,大家都清楚。
最后开出一个药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零售企业下一步的发展。除了昨天专家学者讲的以外,要有团结的意识,要有联合的组织和形式。我不敢造反,党十六届四中全会讲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开始社会体制改革。这个是继78年小平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85年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前几年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后来中央提出的社会体制改革。中心点是非政府、非企业,而是中间的非政府组织。非正式制度是国家政体三元化组织。非政府组织不是反政府组织。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35号文件,关于推荐商业行业协会发展的意见,要团结起来,通过行业协会、联合会行业组织,将中小企业自己想说不能说,想干不能干,不干不行,又不敢干的事情,交给我们的良家去做。36号文件规定,我们的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应该积极组织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联合行动。不联合,人家不怕你。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谢谢大家!
(联商网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