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兴洲:当前政策环境对消费者和零售商的影响及对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在演讲中
我先说两句吧,刚才获得这个奖项实际上我想可能所有的今天获奖的人都跟我是一个心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发展的时代、变革的时候,社会复兴的时代,在这个大的年代里面,我们的流通业和零售业以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为这个时代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它的创新也令人目不暇给,我们大约了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半个多世纪走过的路,所以我们这些人,有的是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个创新和变革,作为我个人,也研究和关注流通业和零售业,这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因为我所在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所在这个所我们的研究领域,包括陈淮先生也是我们这个所的,我们主要的研究领域也是零售业和流通业,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第二个是我的兴趣所在,20多年来我们研究这个,对整个的流通业和零售业积累了非常大的兴趣,另外也是我的情感所在,我经过20多年的研究,对我们的流通和零售、物流、电子商务都有非常深的感情,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今后我们还将为中国流通业的发展、零售业的发展,去研究,去探讨,跟我们在座这些企业家和专家、领导一起来跟随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一起发展和进步。
今天根据会议的安排,以上三位领导和专家都讲的非常好,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的发展,大环境的变化,以及我们流通业和零售业的发展一个环境和状况做了一些分析,根据安排这里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当前政策环境及其对零售业的影响。
很多人讲了今年我们面对的环境和挑战,我们首先看一下整个的国民经济,我画了一张图,大约十年左右我们经济发展一个大体的走势,我们看从03年、02年开始,我们进入了我们这一轮的经济发展周期,快速增长的周期,因此连续五年保持10% 以上的增长,这是在任何一个时候,以这样快的速度保持这样快的增长是非常少见的,还想提醒大家的是,这样一个增长不是10年、20年前的增长,是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24万基础上的增长是非常了不起,另外这几年的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波动比较小,这五年来的波动几乎没有,月度之间和季度之间没有特别大的波动,这样的速度往前增长,真正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
另外我们的经济总量,在这一轮的经济增长里面跃上一个新的大的台阶,在实际上我们中国的位次五年内连升了两位,已经是第四位了,原来我们以为能超过德国,居于全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汇率等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们现在是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而且在世界的份额不断的提高,02年中国的经济在全世界还仅有4.4%,到06年提高到5.5%,07年在这样一个水平上又有所提高,国内消费品市场也非常活跃,刚才黄部长和很多专家多讲了,07年我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八万多亿,接近九万亿,实现十年以来最高的涨幅16%左右的增长,03-07年这一轮的经济增长里面,都以9%以上,特别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也是整个零售业发展最快一个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07年首先超过投资,我们有三驾马车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以往都是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快一两马车,但是到了07年我们消费占整个GDP里面4.4%,首次超过了投资。
(图示)我们看这个图,这十年来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特别是这五年来,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的增长,其中只有03年因为非典的原因,零售总额下来了,但是其他的年份都以比较快的速度在增长,04年城镇农民可支配收入是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我们每年平均增长9.8%,接近于9%,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速度。
比1979年-2002年我们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快了3.1个百分点,在这个期间我们是6.7个百分点,这五年我们实现了接近于9个年均增长速度,07年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五年每年平均增长6.8%,也是农民的纯收入增长最快一个时期。
(图示)我们看到这样的成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刚才很多专家也讲,我们到了2008年,实际上严格来讲,是0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整个经济的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与我们零售业,当然这个变化涉及到很多方面,我觉得与我们零售业发展最为直接的环境变化我想可以用三个主题词来概括,那就是通货膨胀、货币紧缩和扩大内需,我用这三个主题词来谈谈这样环境的变化对流通业对零售商有哪些影响?
首先来看通货膨胀,刚才很多专家都已经讲了,黄部长和陈淮先生都讲过了,07年我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了逐月大幅度的上涨,但是我们回顾一下这五年来,我们经济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到06年以前,我们真正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我们06年CPI上涨只有1.5,但是经济增长10%以上,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我们的经济增长越来越高,但是物价非常低,这是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好一种状态,但是规律毕竟是规律,经过了四年多的快速发展以后,到07年,特别是从7月份开始,我们的物价出现了非常快速的上涨,从这个图上,07年CPI从四五月份开始一个加速上涨的趋势,到7月份以后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全年累计的上涨幅度是4.8,这样一个速度在90年代、80年代可能不算一个很高的增长幅度,我们最高在95年曾经高达24%的左右的CPI在我们基数越来越高的基础上,达到4.8%,确实是物价上涨非常快一个年份。而且不仅仅是CPI,我们看PPI,07年一月份,我们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只有3.3%,到了08年1月份达到6.1%,几乎涨了一倍还要多,一季度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高出4个百分点,我们再看5月份的PPI数据是高达8.2%,不仅仅是某些产品的结构性上涨,CPI和PPI影响整个经济发展这两个价格指数都是在比较快的速度上涨,给整个经济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而且这次通胀形成机理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原来拔苗助长分为叫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的,这次的通胀我们感觉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也有大幅度成本推动的因素,也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的通胀快速向中国传递输入的因素,这样因素叠加在一起对中国的通胀起到了的作用,需求拉动都已经好理解,因为这五年的快速上涨,大规模的投资下去,对生产资料、对能源对所有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通过需求推动型拉动了能源、原材料的上涨,从成本来看,所有的重要的要素都在上涨,有三大因素,一个是土地,一个是资本,一个是劳动,我们土地的价格在不断的上涨,另外劳动合同法出来以后,劳动力价格、工资水平还有各种保险,各种劳动保护也在不断的提高,另外力系的增加使得资本的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和输入性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性通胀向中国的团地,这样一些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这论的通胀因素非常复杂,调控起来的难度比较大,比如是控制需求还是控制成本?还是如何来应对国外的输入型的通胀,这样给整个的调控也带来了比较大难度。
我们再来看,通货膨胀对零售业到底有什么影响?说到背景和环境,主要是看对零售业有哪些影响?最近我看了很多的材料,到网上也看了一下,实际上对这一轮的通胀对零售业的影响是有不同的观点的,有一种观点,叫受益派,任何温和的通胀情况下,对零售业是有益的,认为温和的通胀能够刺激我们零售业的发展,他们举出很多的例子,比如说今年刚才黄部长也讲了,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涨20%,即使扣除价格8%的上涨因素,我们仍然增长了12%,挺好啊,形势一片大好,还有人,因为所有行业的数据拿不到,但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公开的,上市公司零售板块效益都非常好,毛利率高达18.84%,62家上市公司的纯利润增长20%,所以他们认为在通胀的情况下,我们零售业的日子过的很好,所以应该说一定程度的通胀有利于零售业的发展,这是一个观点。
另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影响派,认为通胀对零售业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步的变现出来,特别是对未来的消费信息的变化,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他对治理通胀所带来的政策对零售业都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管是受益派还是影响派,我觉得对我们零售业的影响可能要做具体的分析。
我想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关系。我们的名义增长高达20%,4月份高达22%,一季度是20%,但是也要看到,刚才黄部长也强调了,我们扣除8%的物价上涨率,实际上12%是一个平均的水平,甚至可能比去年某些季度增长的幅度还放缓了,所以有些专家也讲,我们要很高的名义增长掩盖了我们实际增长。
第二是通胀的影响对零售业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全面,现在对很多的价格是管控的,是控制着的,比如说我看了很多资料,目前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零售业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因为煤电、水等等所有的资源性价格都在上涨,所以对我们零售业的电、水等等的成本都在上升,但是我们国家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实际上对有些价格已经开始管制了,我们零售业真正承受的并不是完全的市场价格,也并不是完全的通胀所反映出来的价格上涨,所以在这点上可能我们感受还不是那么深,但是如果通胀再持续下去,政府这种管控由于它的成本上升,承受不了的时候,可能就会直接影响到零售商身上来。
第三在通胀的条件下,我们的渠道作用更加凸显。很多专家讲,我们这个时候,渠道作用更加明显,一方面可以对供应商那边更多压低价格,让你来承受价格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对消费者那边,只要没有严格的价格控制可以通过提价来转移部分,所以这种渠道的位置和优势使得在这一轮通胀的初期感受并不是很明显。
但是我想,这种通胀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你往两头挤的因素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供应商有一天他自己也承受不了的时候,实际上整个供应链上我们是绑在一起的,如果供应商大部分都维持不下去的话,对零售商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害和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渠道的作用非常的明显,但是我们也非常理性来分析通胀。
第四这一轮很多人认为我们收益还比较多,我们的纯利润还比较好,是今年有一些对通胀的对冲因素,比如说企业所得税的调低,原来是33%,现在两税合一以后,大体是25%左右,从这点来说,对通胀有一个反向对冲作用,所以反映在第一季度,很多上市公司的报表里面,利润还差不错。但是这样一种因素,如果因为持续的通胀我想不能完全的吸收和对冲,如果通胀再出来下去对我们还是会有影响。
再有一个不可抹杀是我们零售业自身的努力,在这一轮的通胀里面,零售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在结构调整方面,在促销,促进商品的销售方面等等都作出了大量的努力。比如说我看到很多因为《劳动法》出台了以后,还有一些地区的发展,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劳动力成本也会上升,但是零售业在控制劳动力成本方面很多企业有非常好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自身身上来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在这一轮里面,虽然有通胀的影响,但是表现并不明显。
但是我觉得必须坚持高度防范通胀的影响,有一个经济学家叫哈耶克讲,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危险的,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对所有的经济体都是有损害的,对经济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包括零售业,零售业是通货膨胀首当其冲受冲击的,我们看消费者信心指数就可以看到,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看法、信心是在下降,而信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这点对零售规模的扩大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再一个对整个的经济秩序的影响,大家说,通胀是什么?通胀就是合法从你的兜里把钱拿出来,这样对整个的经济秩序有一个破坏,进而影响到零售业。
第三对成本进而利润的影响,通胀持续,这种成本,有一天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已经不能承受的话,一定会反映到零售身上来,进而影响整个的经营成本和利润。这点是非常明显的,现在大企业的承受能力是比较强,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谈判能力,库存要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一些中小企业的影响是更大的。
另外对治理通胀而采取的紧缩政策对对零售业产生全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在现在日子看起来还并没有那么不好过的情况下,来高度重视和防范,利用很多的方法化解通胀对我们更大的影响。
怎么化解?当然刚才黄部长讲,我们永远不如我们在座第一线的这些企业家,这些经营者来得更加聪明、更有智慧。但是我想可能无非是这么几个方面,最重要还是行业内的自我解决通货膨胀的风险和问题,我想:
一个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际上我们发展中心在研究中,影响是你成本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之间的赛跑,如果劳动生产率比成本提高得快,我们的影响小一点,反之我们的影响比较高,所以提高经营效率、管理效率是根本所在。
第二个是控制成本,成本现在包括很多、包括租金、土地成本、劳动力的成本和资金成本,最重要的三大成本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经济学上这三大因素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如何来控制这三个方面的成本?我看到最多是对劳动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大的百货业和大型的综合超市,以及超市连锁对这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一些探索,一些好的管理经验。
另外对土地、租金可能影响相对少一些,因为很多一租就是五年、八年甚至十年,但是总体上来看,控制成本是现在非常要重视的。
第三就是要调整结构,包括不同业态、不同地区的结构调整,通胀对不同业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百货业,面临是高端的消费群体,承受通胀的影响是最小的,把花钱的冲动和购买欲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看这一轮大型百货里面的精品百货反而利润在增长,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但是大型综合超市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大型综合超市也有它的优势,是因为大型综合超市里面经营的产品都是刚性需求,米面、油不可能不吃,也不可能有大幅度的下降,是刚性需求,所以承受通胀的风险弹性比较低。但是在这个方面可能更加要求我们精打细算,所以在不同的业态,不同的地区之间,要做结构的调整。
另外建立一个零供的共同体,虽然我们到了“大难来各自飞”但是实际上是在一条产业链的蚂蚱,实际上长期下去,供应商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我们把它的价格压得越来越低,还有大量的成本再附加到他们身上,如果他们大规模的倒闭和维持不下去,这个共同体就会解体,受影响最终是零售商,如何来共同渡过这个时期的难关,是非常重要,刚才黄部长也强调这一点,零供关系之间如何来很好的协调。
再一个是如何来利用其他的政策,在通胀的情况下,政府会出台一些支持的政策,我们如何应用?所以我们也可以综合运用一些其他的政策来防范和应对通货膨胀。
这是第一个主题词。
第二个主题词就是“货币紧缩”毫无疑问在这样过的通胀下面,一定会出台从紧的货币政策,我们从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执行了大体上十年左右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今年有了调整,特别是叫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是适度从紧,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和今年的两会提出“两防”,而“两防”最重要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的总量和投放结构,实际上也就是如此,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全国金融机构新建贷款大幅度的下降,被上一个季度,只是第三季度投放量50%,这个幅度比较非常大了。我们再看今年一季度,一季度的广义M2,狭义的货币M1,和流通中的货币析M0增长幅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三月末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4.78%,创近14个月来的新低,贷款额同比降低将近900亿元,到现在已经6月份,已经开始在金融的实践中显现出来。
我们看07年一月份到08年三月份,我们看今年三月份,无论是M2还是信贷都是大幅度下降,这个看得非常的明显。
对零售业有什么影响?我们说环境变化,还要回到零售业的影响,对零售业的信贷的影响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对零售业的总体贷款是在减少,增加的幅度在减小。今年一季度,批发零售业的新增贷款是1016亿元,同比少增了520亿元,居民服务和其他U无新增贷款98.29亿元,同比少增56亿元,住宿餐饮业新增70亿元,同比少增21亿元,没有一个行业是只增不减的,我们零售业尽管是国家扩大内需鼓励的行业但是在全面紧缩的情况下,贷款的总量也在下降,跟零售有关的都在下降,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
而且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去年有六次加息,今年以来没有一次加息,是因为美元在不断的降息,而我们带来非常到的压力,同时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的加息也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大幅度的上升,所以今年以来并没有加息,但是去年10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已经5次调整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5%。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商业银行可供贷款的总量在减少,这就是我们现象包括零售业在内所有的行业所面临的金融形势。
对零售业的影响是什么?刚才陈淮说的比较明确了,零售业和流通业是一个对资金要求非常高的行业,特别是我们高负债率,比其他的行业的负债率还要高,特别是有很多的大楼是自己建的,我们身上有特别沉重的包袱,在趋紧的情况下,你的资金成本提高,你获得流动资金的机会在减少,所以给我们影响,资金周转的困难,金融的困难,对大企业是如此,对中小企业就更加困难,我们看原来我们始终说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在这样紧缩的大背景下,我们中小零售商可能更受是更加困难,因为我们大企业还有其他的手段融资,在这方面经营扩张受到影响,比如大规模的扩张在这个时期可能会受到影响,资金成本、利息成本加大,不仅影响到零售商,还影响到供应商,他的资金链也非常紧张,进而使零供之间的博弈和矛盾还要进一步加深,我要你降低价格,你要提高价格,两方面的矛盾,在由来已久的矛盾的基础上,还要雪上加霜,进而影响到供应商,它的成本增加以后,也会影响到零售业。
如何应对?一说到应对,我心里不是很踏实,底气不足,因为我们在第一线实际上最了解。从融资的角度来讲,从解决资金的来源的角度来讲,无非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对大企业来讲可能相对容易,很多已经上市的,通过再融资的方式,没有上市可能谋求上市的直接融资,另外现在有了中小企业板,马上创业板要推出来,给了我们更多的直接融资的选择,但是到底有多少可以用这种直接融资的方式来直接融资呢?另外商业之间的信用,商业信用相互拖欠,和商业之间相互不讲信用,是未来要提升,在经营过程中提升一个选择。
商业之间相互维持,渡过一些比较困难的时期,商业之间的信用,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商业信用是大量、大规模的,一般叫赊销,实际上也是相互之间给你信用,也是一种融资的手段。
再一个是其他方式,今天我听到长春欧亚集团那里贷款很少,通过其他的方式,职工持股还有其他的方式,当然有一些业务,还有风险投资,可能很感兴趣,比如我们的电子商务,比如我们的网上销售,比如我们的其他的方面,包括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设施,包括信息化平台,刚才黄部长讲还有政府的支持,所以这些方面可能都给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另外企业购并,通过购并我觉得在这样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购并反而会增加,通过相互之间的战略合作都是可供我们选择的方式。
第三个主题词就是扩大内需,我们国家外向型经济的程度太大了,如果说台湾、香港和韩国这种亚洲四小龙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叫外向型的经济带动经济增长,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长时期、外贸带动型对一个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必须扩大内需,当然扩大内需也包括两种,叫扩大内需的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毫无疑问投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工业化中期,这样一个阶段上,但是从我们国家来看,“两防”里面,有一防就是防止投资过块的增长带来局部偏热,走向全部过热,所以对于投资我们现在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最可选择的和宏观调控着力点就在我们的扩大消费需求方面,特别是在城市化,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大体上已经两千多美元的居民人均GDP了,在这样一个时期是快速升级的时期,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奢侈品全世界的消费可能要直追日本了,是一个所有的奢侈品生产厂家全部看好大市场,就证明整个消费结构升级,包括住房、汽车其他的耐用的消费品和高档的消费品到了这样一个时期,包括农村市场的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我们扩大内须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怎么抓住这样一个扩大内需的机遇?如果说以往通货膨胀、货币紧缩对我们来说都是风险比较大,扩大内需是我们的继续,抓住这个机遇,谋求发展,叫数量的扩张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另外不断的创新,包括经营方式的创新,经营模式的创新,品牌的创新,产品结构的创新,包括业态方式也在创新,今天包括好几个人,说你到长春的欧亚去看看,是什么业态?好好总结一下,根据零售之龙的理论,当一种流通方式成本越高的时候,一定有比它成本更低的流通业态产生出来,就像一个轮子一样去推动它的发展。
调整,包括结构,是不是还要跑马圈地,是否还要加快数量扩张的步伐,在什么样的区域里面加快我们的步伐,另外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成本控制成为,提高人才素质,提高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外灾后重建也给我们新的机会,现在黄部长商务部正在着力于灾后的流通和零售业的重建,也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机遇。
所以我们想,零售业抓住这样的机遇,在扩大内需中找到我们适合的位置,找到新的发展机会,我想在未来的这几年中,我们不敢展望很长的时间,但是在今年和未来几年中,我们零售业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的机会,以上是我的观点,不对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联商网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