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第三次“甩卖”的深圳皇庭广场,经营得如何?
出品/独角Mall
撰文/福贵
2019年2月20日,港资巨头领展房产基金一举拿下福田中心区的怡景中心城(现为领展中心城)。
这是领展首次收购深圳项目,凭借此次收购,领展完成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战略拼图,风光无两。
命运无常,仅3年后(2022年3月),与领展中心城一街之隔的皇庭广场,被皇庭国际摆上货架,寻求买家,以偿还逾期债务。
只是,当时到挂牌期满,未有买家。之后降价处理,依旧无人问津。
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纸公告,宣告皇庭广场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将于9月9日10时至9月10日10时止(延时除外)在京东网司法拍卖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
目前无人报名,353人关注,过万人围观。
这已是皇庭广场第三次被“甩卖”,且价格直接腰斩。对比首次挂牌的74.93亿元参考价,此次拍卖起拍价暴跌至约30.53亿元,降幅59.26%。即使按评估价43.61亿计算,价值也大大降低。
皇庭广场坐拥福田中心区黄金地段,是品牌入深试水的首选地之一,尤其港客北上热潮下,人气更旺。
但是,高人气为何难敌资本寒流?
若此次拍卖终获接盘者,面对腰斩的估值和动荡的产权变更,其后续运营会出现变化吗?
01
口碑两极分化
现场人流依然畅旺
8月12日傍晚,在皇庭广场现场,人气一如既往的旺盛。
当时正好快到饭点,不少餐饮店的店员在门口递菜单,邀请顾客。
有很多餐饮店坐满了人,门外排起了长队。
楼下的盒马鲜生,人不少,用餐区也坐满了人。
整个场子逛下来,有门店关门,也有门店打围,即将开业。
对于皇庭广场这个项目,市场评价有些两极分化。不喜欢的人,认为商场“油烟味重”“冷气不冻”“品牌格调不高,排位混乱”等。
从感官上来讲,这些都是事实,有些地方看起来不像购物中心,和传统超市差不多。
承重柱边放个冰箱,摆个操作台就是一家店
特别是港客北上后,皇庭广场被港客占领。人多,不少品牌排队进场,商场内的中岛店也越来越多,几乎占满有限的公共空间,导流通道越来越窄,看起来非常逼仄。
但是,从经营者角度来看,除了少数实力雄厚的运营商或品牌外,要运营商或品牌选择格调还是人气,可能大多数会优先选择人气,有了人才会有生意。
而人气,皇庭广场真的不太缺。这很大程度上源自餐饮业态的吸引。
而且在品牌更新上,基于港客来深圳,会偏向餐饮消费,皇庭广场新引进的品牌也会侧重餐饮。
数据显示,去年,皇庭广场引进了荣幸客家菜(福田首店)、Puff lounge(深圳首店)、蓝蛙(深圳首店)、哥哥的深夜食堂(福田首店)、曼格姿造(福田首店)、蚂蚁洞(福田首店)、山海(全国首店)等首店,以及八合里、一个贝果、顺德佬、蟹参宝、胖哥俩、千芋本铺、小顺天、二把手、脆鲜生、KUMO KUMO、雪乡情、烧雪花、鱼家王、椿风等热门餐饮品牌。
今年以来,又引入三界山川派寿司、糖叙手作糖水铺、筋斗喵、黄家粗粮饮品、一鸣、话梅客家小厨、富马爷巧克力派、泰古莲、茶拾谷方、七炭河烧鸟、泸溪河、煎饼道、潮发潮汕牛肉店等餐饮品牌,以及TOP PLAYER深圳首店、OPPO、中国结艺等零售品牌。(部分品牌围挡中)
美团APP显示,皇庭广场有317家品牌,餐饮就有148家,餐饮品牌数占了将近一半。
就整个福田中心区,皇庭广场的餐饮矩阵都是很强势的,它就像福田中心区的大食堂。
02
商场拍卖背后
是27.5亿元欠款逾期
是母公司持续亏损和转型未成
地理位置优越,人气也不错,不得不说,皇庭广场是个不错的物业。但是也难挡巨额债务拖累,这需要从两条线来看。
一条线是2016年3月融发投资(皇庭广场运营主体)与中信信托签订的一笔30亿元信托借贷。
这笔借款,按公开说法,是用于皇庭广场的建设费用,借款期限是2016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30日。
只是借款到期后,融发投资偿还了2.5亿元本金,还有27.5亿元逾期未还。
2021年5月,中信信托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查封皇庭广场的不动产,查封期限为36个月。当时商场是在正常运营。
于是,2022年2月,皇庭国际意向挂牌融发投资至少51%的股权,同时出售重庆皇庭珠宝广场有限公司不少于51%的股权,用于回笼资金。
2022年3月18日,皇庭国际首次将融发投资100%股权于联交所上架,参考价格74.93亿元。
而截止2021年12月31日,融发投资净资产为21.28亿元,2021年净利润为-7.91亿元。参考价远超净资产,且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融发投资被上架后,无人问津。
仅一周后(2022年3月25日),融发投资被二次上架,价格降至56.2亿元,依旧无人接手。
直到2022年11月22日,皇庭国际发布公告称,将与连云港丰翰益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双方拟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由丰翰益港控股,收购融发投资全部股权。
2023年4月26日,皇庭国际再度发布公告,与丰翰益港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明确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光曜夏岚(投资)有限公司为深圳皇庭广场27.5亿元债务的债权人。(光曜夏岚与丰翰益港是关联方)
丰翰益港成了“白衣骑士”。但是由丰翰益港牵头的皇庭广场项目债务重组,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也就有了如今皇庭广场被司法拍卖的情况。
而且公告显示,案涉不动产暂欠管理费约1631.87万元、水电费约740.06万元。若是有新接盘者,不仅要支付拍卖价款,还要承担这部分待缴费用。
不过8月12日,皇庭国际也发布公告,算是回应皇庭广场拍卖一事,当中提到公司正在与债权人沟通协商解决方案,可能存在法院撤销本次司法拍卖的情况。
且表示皇庭广场是皇庭国际重要资产,为公司贡献了大部分收入,若被拍卖,可能会触发皇庭国际退市风险。
这就不太好评价了,毕竟皇庭国际与债权人几年前就签署了协议,试图通过债务重组解决问题,只是几年过去没有进展。而且在8月1日,皇庭国际发布债务重组及重大资产出售进展情况公告,显示还在沟通具体合作细节。
公告时间与法拍时间相隔很近,很有意思。
当然,企业间关系复杂,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另一条线就要看融发投资的母公司——皇庭国际。
过去年5年间,皇庭国际净利润连续巨亏。
财报显示,2020至2024年间,皇庭国际营业收入分别为6.86亿元、7.54亿元、6.63亿元、11.72亿元、6.5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2.92亿元、11.57亿元、12.28亿元、11.27亿元、6.4亿元,四年累计亏损44.44亿元。
今年上半年,皇庭国际营业收入为1.31亿元,净利润亏损0.82亿元。
由于连年亏损,皇庭国际资金压力巨大。截至2025年3月31日,皇庭国际总资产为80.08亿元,公司总负债为77.77亿元。
此外,皇庭国际2022年向半导体方向转型升级,投入不少,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却是负贡献。
本身负债累累,寻找新增长点,未见成效,皇庭国际在泥塘中越陷越深。
作为公司最重要资产的皇庭广场,可能会被卖,换个新东家,继续招商、收租,为消费者服务,而皇庭国际的前路,似乎看不见光明。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